抗菌防護服的前世今生快來了解一下?
一般我們都會認為,醫用防護服的起源是手術服。大概是100多年前,醫生再給患者做手術的時候,大多都會穿著一種黑色的外套。而這種黑色的外套,大多是被認為是最早的醫用防護服。
當時的醫生身穿著的這種防護服,目的也并不是為了防護自身不受傷害。其實是為了保護醫生身穿著的衣服不被血液或分泌物污染。但是早期這種醫生穿著防護服的目的并不是防護自身免受傷害,而是為了保護衣服不被血液或分泌物污染。
早期的防護服材質一般為棉質,在干燥的狀態下其實是具有防細菌滲透的能力,但是在濕態下卻無法抵抗細菌的入侵。
二戰時期,美國的軍需部門為了使防護服的材料應該能阻擋液體進入帶入細菌,開發了一種經氟化碳和苯化合物處理的高密機織物,增強防護衣的防水性能。戰后,民用醫院開始采用這些織物作為醫用防護服的面料。
2003年,我國在抗擊“非典”疫情過程中,充分認識到醫護人員面臨的生物職業危害。在SARS流行過程中,我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性肺炎5329例,其中醫護人員969例,占18%,屬于高發人群。
由于醫護人員在治療、護理、轉運等環節中,因直接接觸病人而被感染的現象十分普遍,甚至出現為搶救一名病人而導致數十名醫務人員被感染的罕見現象,令社會各界大為震驚。我國相關領域開始研發醫用防護服。
2020年肺炎爆發期間,歐姆康抗菌科技開發設計的一款一次性醫用防護服,該防護服具有良好的透濕性和抗細菌性,能有效抵抗酒精、體液、空氣粉、塵微粒、細菌的滲透,而且還能起到長效殺菌的作用。不僅使用安全方便,還能有效保護穿戴者免受感染威脅、無交叉感染。
該抗菌防護服由帽子、上衣、褲子組成,一體式的結構,穿著方便,結合部位非常嚴密,極大地增加了該抗菌防護服的防護性能。有了抗菌防護服這一堅韌的利器,它們將會為醫者助力,時刻保佑著病毒的入侵。